Corporate News

馬會捐助首個先導計劃 助腦退化患者刺激思維

06/03/2014

隨著人口老化,腦退化症患者數目有上升趨勢。現時本港有超過七萬名腦退化症患者,預計到2039年,患者的數目將增加至三十三萬人。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三百五十萬港元,支持推行全港首創的先導計劃 - 「耆趣藝遊 賽馬會健腦行計劃」,透過特別設計的展覽導賞及工作坊,帶領長者及腦退化症患者接觸文化藝術,活出豐盛晚年。

今天(6月3日),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蘇彰德律師聯同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教授、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蕭麗娟女士、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老年學及老年病學研究中心署理總監及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以及藝術在醫院總監鄭嬋琦女士於香港歷史博物館主持計劃的啟動禮。

蘇律師表示馬會去年參與安老事務委員會組織的美國考察團,借鑑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經驗,將類似計劃引進本港。「根據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研究,參觀博物館可以引發參觀者欣賞藝術的興趣及刺激思維,對舒緩腦退化情況以及促進患者和照顧者之間的溝通有正面影響,所以我們很樂意支持推行『耆趣藝遊 賽馬會健腦行計劃』及評估成效的研究。」

為期十八個月的「耆趣藝遊 賽馬會健腦行計劃」,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為試點,邀請醫護人員、學者等為導賞員、義工及照顧者舉辦十場培訓班,教授與腦退化症患者溝通的技巧,以及如何改善他們的認知能力及記憶。接受培訓後,會於休館日為長者安排二百場特別導賞團及工作坊,例如香港故事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等。同時亦設有三十六場外展活動,將部分展覽內容上載到平板電腦,讓行動不便的長者於所屬的長者中心欣賞,提倡藝術共賞。

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老年學及老年病學研究中心署理總監及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亦將帶領研究團隊,向參加的團體收集意見,評估計劃成效並撰寫報告。而長者於工作坊的作品及計劃的研究成果將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與公眾分享。預計整項計劃可惠及逾四千名長者和腦退化症患者,以及有約一千名照顧者參與。

馬會一直致力推動改善對腦退化症患者及其家人的支援服務,包括捐款購置全港首架「賽馬會高錕腦伴同行」流動車,到全港十八區為有需要人士進行初步評估,提供跟進或轉介服務,及早診斷腦退化問題。亦於2000年成立全港首間結合科研、培訓及服務的腦退化症長者中心-「賽馬會耆智園」,和於2011年成立「賽馬會流金匯」,提供一站式綜合健康及社區照顧服務。而「流金頌」計劃更與賽馬會耆智園開展了一項名為「護腦起動」的公眾教育活動,藉學校巡迴講座、健腦藝術活動同樂日等,向公眾推廣促進腦部健康的基本知識。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最頂尖的賽馬機構之一,亦是香港最大的慈善公益資助機構,2012/13年度的慈善捐款達十九億五千萬港元。馬會亦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於2012/13年度為政府庫房帶來逾一百七十六億四千萬港元稅款。馬會致力把創新科技應用於體育及博彩娛樂方面,務求為顧客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務。此外,馬會亦被公認為亞洲區內最尊貴的高級會所之一。在社會上肩負眾多重要使命的馬會,是一家備受尊崇、管理卓越的機構,一直以來秉持宗旨,以提高全港巿民的生活質素為己任,致力為香港的未來作出貢獻。

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蘇彰德律師(中)聯同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先生(左二)、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蕭麗娟女士(左一)、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老年學及老年病學研究中心署理總監及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右二)及藝術在醫院總監鄭嬋琦女士(右一)主持「耆趣藝遊 – 賽馬會健腦行計劃」的啟動禮。蘇律師表示馬會去年參與安老事務委員會組織的美國考察團,借鑑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經驗,將類似計劃引進本港。
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蘇彰德律師(中)聯同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先生(左二)、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蕭麗娟女士(左一)、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老年學及老年病學研究中心署理總監及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右二)及藝術在醫院總監鄭嬋琦女士(右一)主持「耆趣藝遊 – 賽馬會健腦行計劃」的啟動禮。蘇律師表示馬會去年參與安老事務委員會組織的美國考察團,借鑑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經驗,將類似計劃引進本港。

(圖二/三/四/五/六/七)
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蘇彰德律師與眾嘉賓及長者參與導賞團及工作坊。
(圖二/三/四/五/六/七) 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蘇彰德律師與眾嘉賓及長者參與導賞團及工作坊。






其他馬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