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消息

马会与各界携手 吁学童拥抱生命

05/16/2017

学童自杀数字近年有所上升,引起社会关注。为了更有效支援有需要的学生,香港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款2,100万港元,与香港明爱、生命热线及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合作,推出「马会拥抱生命系列」。透过系列下的三个计划,与学校及家长携手,务求及早识别受情绪困扰的学生,为他们及其家庭提供支援,亦希望提高大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

今天(5月16日),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长者、复康、医疗、环保及家庭)陈载英女士联同香港明爱家庭服务服务发展主任李普光先生、生命热线执行总监吴志昆先生及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总干事曾展国先生公布详情。

陈女士表示,青年人面对生理转变、家庭关系、成长经历、学业及人际关系等挑战,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当,长远会影响身心健康,甚至萌起轻生念头。她说:「马会认为培养积极人生观应该从小开始,面对逆境,身边人更可以成为青年人强而有力的后盾,所以马会推出『马会拥抱生命系列』,希望联合三间机构的力量及经验,为他们提供支援,实行多管齐下,共同拥抱生命。」

「马会拥抱生命系列」下的三个预防自杀计划分别为香港明爱的马会「家.友.导航」社区伙伴计划;生命热线的马会「爱生命」计划;以及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的「马会生命偶遇资源计划」,现阶段正与超过80间学校携手合作,预计三年内可惠及超过8,000名学生、家长、老师及义工,并为有需要的学生及家长提供约500节情绪辅导。

1. 马会「家.友.导航」社区伙伴计划

为了及早识别有需要协助的学生,香港明爱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于去年九至10月,以问卷访问了两间小学的449名小五至小六学生,以及四间中学的464名中一学生。研究使用儿童自杀潜在可能量表作评估,学生得11分或以上会被列为潜在个案。

结果显示,分别有三成一的小学生样本及四成中学生样本被评为潜在个案。面对转变,例如升中、适应社交圈子等挑战,学生更易出现情绪困扰。调查同时反映,如果学生感到无助及认为自己是别人的负担,自杀风险会较高;相反若学生感到快乐、肯定自己的能力,自杀风险则较低。

香港明爱为被识别为有需要的学生及其家长提供治疗小组,以及转介有自杀风险或出现精神健康问题的学生予社工、临床心理学家或综合家庭服务中心跟进。此外,亦会为学生、家长及老师提供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协助识别有需要的青年人。

2. 马会「爱生命」计划

计划由生命热线推行,旨在透过义工培训,训练青年人成为守门员,支援受情绪困扰的朋辈。同时,提升青年人的自我调节力及对情绪健康的认知,建立正面积极人生观;亦会装备老师及家长有关及早识别及介入的知识。

3. 「马会生命偶遇资源计划」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正建立网上平台,将短片、生命教育学习套等资料与公众分享,提高大众对预防自杀的了解,当身边人出现负面情绪时给予适当支持。老师及社工亦将于计划下获得培训,加强他们的自杀风险评估及处理能力。

马会多年来支持多个防止自杀的项目,包括于早年拨款成立香港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协助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设立全港首间「生命教育中心」,以及透过马会社区资助计划支持「生命共行」外展长者服务。

香港马会

香港马会(「马会」)是致力建设更美好社区的非牟利企业。马会透过其结合世界级赛事、有节制体育博彩及奖券,以及慈善及社区贡献的综合营运模式,创造可观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并协助政府打击非法赌博。2015/16年度,马会的慈善捐款达破纪录的39亿港元,并为政府库房带来209亿港元的历年新高税款。马会是全港最大的单一纳税机构,也是全球最大慈善捐助机构之一。马会致力追求全球卓越成就及回馈社会,与市民「同心同步同进 共创更好未来」。

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长者、复康、医疗、环保及家庭)陈载英女士表示,马会认为培养积极人生观应该从小开始,面对逆境,身边人更可以成为青年人强而有力的后盾。
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长者、复康、医疗、环保及家庭)陈载英女士表示,马会认为培养积极人生观应该从小开始,面对逆境,身边人更可以成为青年人强而有力的后盾。

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长者、复康、医疗、环保及家庭)陈载英女士(左五)联同香港明爱家庭服务服务总主任林绮云女士(右五)、生命热线执行总监吴志昆先生(左四)、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理事黄佑荣先生(左三)、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郭黎玉晶博士(右四)及家长与老师代表。
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长者、复康、医疗、环保及家庭)陈载英女士(左五)联同香港明爱家庭服务服务总主任林绮云女士(右五)、生命热线执行总监吴志昆先生(左四)、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理事黄佑荣先生(左三)、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郭黎玉晶博士(右四)及家长与老师代表。

图三 /四:参与计划的家长/ 老师分享经验。
图三 /四:参与计划的家长/ 老师分享经验。


其他马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