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消息

马会主导「共创成长路」开展社区模式 惠及更多青少年

12/17/2012

香港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宣布延续「共创成长路」- 马会青少年培育计划,并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展至全港各区,预计可于2013年至2015年内协助约八万四千名青年人,学习处理诱惑及面对挑战。「共创成长路」首席研究者石丹理教授今天(12月17日)于传媒简介会介绍计划的详情。

石教授指出计划在过去七年一直获马会大力支持,全港有超过二百八十所主流中学及特殊中学、约二十一万三千名学生参与,而曾参与的学生亦印证计划对他们的正面成长有帮助,让他们在抗逆力、分辨是非能?等,整体上都有更佳的发展。计划亦培训了逾七千名社工及老师,为学生提供适切的辅导。

他续指,计划不但被特区政府视为其中一项主要的青少年培育计划,上海、澳门、新加坡等地亦先后试行及采用此计划。此外,国际权威学术期刊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去年亦曾刊登计划的成效报告,而另一份国际权威的医学学术期刊The Lancet也指「共创成长路」为一项有效的发展课程;证明计划的成效在海内外均获确认。

「尽管有逾半数中学曾参与『共创成长路』,然而仍有很多同学未有机会参加,所以我们很高兴马会继续支持计划在未来三年以社区模式推行,透过与各区的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出最多七十个社区培育计划活动,使更多学生受惠,令他们学到如何抵抗诱惑和处理挑战,学习正面成长及减低他们出现违规行为的机会。我们预计三年内将有约八万四千名学生受惠。」

「共创成长路」培训导师胡嘉如认同计划的理念,并在教授课程的过去七年间,发现同学渐渐会主动互相扶持,关心对方,促进了与别人的关系,及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

「共创成长路」社区模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份会根据学校为本的培育单元,包括最少十小时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社会心理质素;第二部份则以培育活动为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社会心理质素、良好的朋辈关系及学生的家庭生活。

为强化「共创成长路」有关滥药祸害的教育,马会联同香港电台、禁毒处及慧妍雅集合力制作共八集、下星期开始播出的「毒海浮生2012」电视系列。

「共创成长路:马会青少年培育计划」于2005年由香港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主导推行,并与社会福利署,教育局和本地五所大学合作,至今共拨款七亿五千万港元。计划旨在培训青少年内在潜能、确认他们的能力、加强青少年与他人的联系,及建立健康的信念和清晰的价值观,协助初中学生达致全人发展。有关「共创成长路」计划详情,可浏览网址http://www.paths.hk/

香港马会

香港马会成立于1884年,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顶尖的赛事机构之一,并且跻身世界十五大慈善组织之列。马会是香港最大的慈善公益资助机构,于2012年拨捐十七亿港元,资助多项慈善和社会项目。马会亦是全港最大的单一纳税机构,每年为政府库房带来逾一百六十亿港元税款。马会把创新科技应用于体育及博彩娱乐方面,务求为顾客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务。此外,马会也是亚洲区内公认最高级的会员会所之一,拥有超过二万三千名会员。马会在社会上担当多重角色,是一家备受尊崇的卓越机构,一直以来均秉持使命,致力提高全港?民的生活质素,为香港的未来作出贡献。

附件

「共创成长路」的参考资料

「共创成长路」首席研究者石丹理教授感谢马会继续支持计划在未来三年,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展至全港各区,惠及更多青年人。
「共创成长路」首席研究者石丹理教授感谢马会继续支持计划在未来三年,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展至全港各区,惠及更多青年人。

曾参与「共创成长路」的杨忻陶同学(左二)及黄淑媚同学(右二)、「共创成长路」培训导师胡嘉如(左一)和李宝姬(右一)分享她们在计划的经历。
曾参与「共创成长路」的杨忻陶同学(左二)及黄淑媚同学(右二)、「共创成长路」培训导师胡嘉如(左一)和李宝姬(右一)分享她们在计划的经历。

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律师(中)、「共创成长路」首席研究者石丹理教授(右三)、马会慈善事务高级经理陈载英女士(左一)、曾参与计划学校为本的杨忻陶同学(左二)和黄淑媚同学(左三),以及「共创成长路」培训导师胡嘉如(右二)和李宝姬(右一)。
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律师(中)、「共创成长路」首席研究者石丹理教授(右三)、马会慈善事务高级经理陈载英女士(左一)、曾参与计划学校为本的杨忻陶同学(左二)和黄淑媚同学(左三),以及「共创成长路」培训导师胡嘉如(右二)和李宝姬(右一)。

曾参与「共创成长路」的杨忻陶同学(左)和黄淑媚同学(右)及她们的导师胡嘉如(中)。
曾参与「共创成长路」的杨忻陶同学(左)和黄淑媚同学(右)及她们的导师胡嘉如(中)。

「共创成长路」计划的成效在海内外均获确认,先后获多份国际权威期刊认可。
「共创成长路」计划的成效在海内外均获确认,先后获多份国际权威期刊认可。

其他马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