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消息

马会捐助《打造空间》 展示传统行业谋生智慧

2010年11月13日

近年大众加强关注文物保育活化,然而一些传统民间手艺如缝纫、打白铁、织草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盛载港人的集体回忆。为让市民重新认识这些传统行业的发展及兴衰,香港马会透过其慈善信托基金捐助圣雅各福群会,推行“湾仔文化保育及活化计划”,并于中环天星码头举行以“打造空间”为题的基层及传统行业艺墟。今天(11月13日)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蔡亮女士及圣雅各福群会总干事赖锦璋先生等为艺墟主持开幕礼。

苏先生表示,文化遗产不但要“保存”,更要“承传”。“马会捐助圣雅各福群会推行‘湾仔文化保育及活化计划’,学生与青少年的参与是重点之一,我们希望年轻人把握机会认识香港宝贵的文化遗产,并积极参与保育和文化承传工作,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能够薪火相传。”

除了今天举行的艺墟外,《打造空间》自10月25日开始已于湾仔区多个地点举办公众展览、工艺示范、音乐表演、社区导赏、社区论坛等活动,向市民介绍多个基层行业的经营模式及行业智慧,并透过与工艺师互动交流,让公众重新认识及肯定他们的谋生技能。有关活动详情,请浏览网址:http://hprp.sjs.org.hk

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自零八年起,捐款共三百八十九万港元予圣雅各福群会,推行为期三年的“湾仔文化保育及活化计划”。“计划”至今已举行了七十一次活动,吸引来自四十五所学校超过六千人参与。此外,亦透过定期出版社区保育刊物《文化志》、流动展览及社区文化艺墟,推广湾仔区的文物保存和活化工作,提高年青一代的文化保育意识。

香港马会

创于一八八四年,马会已发展为本港知名和备受推崇的机构。除了全力提供世界级赛事娱乐,马会亦是本地重要的非政府慈善公益资助机构,每年捐款超过十亿港元,以助推行慈善和社会项目。马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多年来与港人忧戚与共,并肩成长,致力为港人提升未来的生活质素。

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后排右二)希望年轻人把握机会认识香港宝贵的文化遗产,并积极参与保育和文化承传工作,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能够薪火相传。
图一:
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后排右二)希望年轻人把握机会认识香港宝贵的文化遗产,并积极参与保育和文化承传工作,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能够薪火相传。

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右一)、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蔡亮女士(左二)、圣雅各福群会总干事赖锦璋先生(右二)及传统行业行专代表黄先生(左一)主持“打造空间”基层及传统行业艺墟开幕典礼。
图二:
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右一)、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蔡亮女士(左二)、圣雅各福群会总干事赖锦璋先生(右二)及传统行业行专代表黄先生(左一)主持“打造空间”基层及传统行业艺墟开幕典礼。

圣雅各福群会总干事赖锦璋先生(右)致送纪念品予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纪念品是由花牌师傅黄乃忠特制的袖珍版传统花牌。
图三:
圣雅各福群会总干事赖锦璋先生(右)致送纪念品予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纪念品是由花牌师傅黄乃忠特制的袖珍版传统花牌。

图四/五/六/七:嘉宾参观“打造空间”基层及传统行业艺墟。
图四:
图四/五/六/七:嘉宾参观“打造空间”基层及传统行业艺墟。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九: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图九左)与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蔡亮女士(图九右)手持自制的丝印作品。
图八:
图八/九:香港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图九左)与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蔡亮女士(图九右)手持自制的丝印作品。

 
图九:
 

 

其他马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