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消息

老年痴呆症个案趋增 “流金颂”吁加速制订策略应付需求

2010年4月13日

虽然老年痴呆症近年备受关注,但公众人士对此疾病往往仍存有不少误解,以为是老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情况,不用大惊小怪。事实上,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可能会引致残疾,甚至导致死亡。随着香港人口不断老化,老年痴呆症势将加重对患者、照顾者及社会整体的负担。为了应付这项挑战,由香港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主导推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合办的“流金颂:马会长者计划新里程”,就长者常见的病患,与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携手进行研究,推出“人口老化的挑战:疾病趋势与社会负担”研究系列。

“流金颂:马会长者计划新里程”于今天(4月13日)就研究系列的第三个探讨项目 ─ 老年痴呆症,发表研究结果,分析老年痴呆症对社会造成直接及间接的负担,包括高昂的医疗和长期护理开支、残疾、提早死亡及照顾者负担等。为应付持续上升的老年痴呆症个案,社会有急切需要制订一套全面的预防及护理策略,以支援现有服务及因应未来的需要作好准备。

香港马会慈善、法律及公司秘书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表示,“流金颂”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正探讨长者各种常见疾病对社会的影响。系列首两个题目为长者安康状况及糖尿病的负担。“今次透过检视老年痴呆症在本港的趋势,探究对医疗和社会服务所造成的负担,我们提出具体建议以减低该病症对社会造成的压力。我们亦期望有关研究能提升公众对老年痴呆症的认知,以推广预防患病及改善照顾模式。”

在2005至06年度,约每三名居于社区的八十五岁或以上长者当中,便有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假设患病率维持不变,“流金颂”研究推算六十岁或以上老年痴呆症患者数目,将由2010年的十一万增至2036年的二十八万,增幅将逾两倍。鉴于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所以估计个案数目的升幅可能更大。

虽然老年痴呆症患者较非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但预计患者在六十岁时,男性仍可多活十六年,而女性则可多活二十二年。此外,老年痴呆症亦是引致残疾的主因之一,对患者护理服务的需求造成深远影响。“流金颂”估计,目前每年香港为照顾六十岁或以上老年痴呆症患者而涉及的安老院舍成本为二十亿港元,而与非正式照顾者有关的成本则达九十九亿港元。预计到2036年,此两项成本将分别增至五十二亿港元及二百五十九亿港元。

研究亦建议,要应付护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开支,除了运用政府资源外,亦可考虑透过患者分担部分护理成本之新模式,以支援现有服务。专门提供老年痴呆症照顾服务的“马会耆智园”,便是自负盈亏服务的成功实例。新开展的“马会流金汇”,以医社合作的综合日间社区照顾模式运作,亦为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照顾服务。

为减低老年痴呆症的负担,“流金颂”研究建议加强对公众、医护及社会工作人员的教育及训练;更完善地评估及管理老年痴呆症患者兼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以及考虑由患者共同分担护理成本的新服务。公众可遵行健康生活模式(尤其是减少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定期运动及不吸烟等,以积极预防或延迟患上老年痴呆症。有关研究的详细结果将刊载于稍后发表的报告中。

“流金颂:马会长者计划新里程”

“流金颂:马会长者计划新里程”是香港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于2006年捐款三亿八千万港元推行的五年长者计划。“计划”除了培训新一代的老人学专家外,更透过举办多项培训及公众教育活动,改变社会人士对长者的看法。同时亦希望促进跨界别合作,积极推动富创意的服务计划,鼓励长者继续在社区生活,以冀将长者照顾模式带进新的领域。有关“流金颂”计划的详情,可浏览网址wwwcadenza.hk

香港马会一百二十五周年

创于一八八四年,香港马会于二○○九/一○季度庆祝成立一百二十五周年。一百二十五年来,马会已发展为本港知名和备受推崇的机构。除了全力提供世界级速度马娱乐,马会亦是本地重要的非政府慈善公益资助机构,每年捐款超过十亿港元,以助推行慈善和社会项目。马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多年来与港人忧戚与共,并肩成长,致力为港人提升未来的生活质素。

香港马会慈善、法律及公司秘书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表示,“流金颂”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正探讨长者各种常见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图一:
香港马会慈善、法律及公司秘书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表示,“流金颂”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正探讨长者各种常见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流金颂”计划总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座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老人医学科主任胡令芳教授介绍“流金颂”计划的第三个研究系列─“人口老化的挑战:疾病趋势与社会负担”。
图二:
“流金颂”计划总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座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老人医学科主任胡令芳教授介绍“流金颂”计划的第三个研究系列─“人口老化的挑战:疾病趋势与社会负担”。

香港马会慈善、法律及公司秘书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左)及“流金颂”计划总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座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老人医学科主任胡令芳教授。
图三:
香港马会慈善、法律及公司秘书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左)及“流金颂”计划总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座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老人医学科主任胡令芳教授。

图四/五: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麦洁仪教授(图四)及“流金颂”计划研究助理教授周佩馨博士(图五)讲解是次研究结果。
图四:
图四/五: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麦洁仪教授(图四)及“流金颂”计划研究助理教授周佩馨博士(图五)讲解是次研究结果。

图四/五: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麦洁仪教授(图四)及“流金颂”计划研究助理教授周佩馨博士(图五)讲解是次研究结果。
图五

香港马会慈善、法律及公司秘书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中);“流金颂”计划总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座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老人医学科主任胡令芳教授(右二);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麦洁仪教授(左二);“流金颂”计划研究助理教授周佩馨博士(右一);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马会耆智园总监郭志锐教授(左一)。
图六:
香港马会慈善、法律及公司秘书事务执行总监苏彰德先生(中);“流金颂”计划总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座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老人医学科主任胡令芳教授(右二);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麦洁仪教授(左二);“流金颂”计划研究助理教授周佩馨博士(右一);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马会耆智园总监郭志锐教授(左一)。

 

 

其他马会消息